富源 “煤老板”变身“薯老板” 带领贫困户一起奔小康
富源县是云南省的产煤大县,一场“黄金十年”的煤炭盛宴,让这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西部山区贫困县声名大噪,围绕煤炭生产经营诞生了许多富甲一方的“煤老板”。出生在大河镇青龙村的王会菊,从白手起家到积攒起上千万“家当”,成了老家青龙村村民眼中的“富豪”。
“不仅王会菊一家富了,就连跟着她一起干活的很多工人,都成了村里数一数二的有钱人。”一直跟着王会菊打工的老工人杨峻洪说。
首次转型 回归煤业积攒数亿身家
2000年以后,国家逐步加大对传统粗放“作坊式”的煤炭加工进行了整顿取缔,王会菊紧跟政策动向,主动关闭了发家致富的“锅窑”。
2004年,从煤炭行业退出来后,她尝试做其他行业,但坚持了半年的时间,不仅没有赚头,反而有亏损。看着自己熟悉的煤炭市场愈发红火,王会菊决定回归煤炭行业。2005年,说干就干的王会菊与丈夫商议后便投资了2800万元,在距离富源县城六公里处的凤凰山滴水岩村买了近200亩荒地,注册了公司,做起了煤炭中转生意。
赶上了煤炭“黄金十年”盛宴的王会菊,到2013年赚得盆满钵满,资产累积已达数亿元。
“十年不到,公司累计缴税近2亿元,最多的年份缴税2000多万元。”王会菊回忆说。
在“煤海”闯荡打拼近二十年,一直无往不胜的王会菊,从2013年以后开始走下坡路。
再次转型 彻底跳出“煤炭圈”
2014年,煤炭市场低迷,曾经的“捞金”产业成了王会菊甩不开、丢不掉的“包袱”。在痛苦地挣扎了两年,亏损了600多万元后,王会菊选择了主动抽身退出。
“辛苦多年的积累,在断崖式下跌的时候,虽然略有亏损,但也没有‘伤筋动骨’。”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王会菊仍心有余悸。
多年在煤炭行业打拼,已经50多岁的王会菊本可以在家安享晚年,但一想到跟着自己辛苦多年的50多个老员工,需要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养家糊口,她决定再次“出征”。
“煤炭行业回不去,做什么行业、选什么产业?”退出煤炭行业后,这个问题在王会菊心中整整纠结了一年。
看到特色农产品在市场上走俏,心中有了定位的王会菊2017年外出考察,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在综合考量下,当年便投资100余万元将过去经营煤场的土地改造成了耕地,试种了30亩大棚竹荪和20亩山药。
“辛苦两年下来,除了让老员工有了生计外,种植的竹荪和山药都没有产生较好的收益。”王会菊说。
但两年的种植实践,让以前习惯赚“快钱”“大钱”的王会菊性子变得沉稳了,她坚定起了干农业、做产业的决心。
第三次转型 发展高效农业闯出致富路
2018年,不服输的王会菊在朋友的介绍下,到红河州建水县考察紫薯产业,看到企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对她触动很大。
回来后,王会菊多次找到省、市、县农业专家请教关于紫薯种植的有关知识,多次前往建水深加工企业“取经”。在做足了功课后,当年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2019年1月,她投资300万元在胜境街道流转了200亩土地,建起了育苗基地,育出的新苗全部免费发放给当地1327户农户种植了2700亩紫薯,并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待紫薯种植成熟后,统一由合作社按市场价收购交由公司统一销售。
在建育苗基地的同时,公司还投资5800万元建起了加工厂房和3条生产线。去年9月刚投入试运行的加工厂,到年底就加工销售了2000多吨紫薯粉、紫薯泥和紫薯块,连同农户种植交由公司统一代销的紫薯,共实现销售收入1350万元,辐射带动当地189户贫困户人均增收2500元以上。
种植紫薯不仅给农户带来了收益,而且农户农闲时还可以在育苗基地和加工厂务工增加收入。同时,为了培养专业强、技术精的高素质工人,公司经常组织当地工人上“夜校”、进培训班,安排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传授种植管理技术,让农户在富了口袋的同时也“富”了脑袋。
“去年经过培训,到加工厂上班,每个月平均都有3000元左右的收入,家里也跟着种了2亩紫薯,收入比以前好了很多。”加工厂工人曾旭说。
据王会菊介绍,今年年初,公司与云南农业大学专家达成了食品研发合作协议,年底以前研发出来的3个系列产品可生产上市。
如今,王会菊把紫薯产业链做了起来,并带富了一方群众。今年已年过花甲的王会菊感慨颇深:“20年的煤炭生涯,虽然赚钱多,但确实不如现在带着大家干农业,一起辛苦,心里踏实,干得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