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能源保供增供的若干举措。其中,“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被列在第一项要求并在网络上引发相关讨论。
如何理解继续发挥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作用?在“双碳”目标不变的情况下,保持煤炭为主体的能源模式又意味着什么?
“我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煤既是电力行业的绝对支撑,也会通过煤化工、取暖等行业影响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在‘双碳’的实现过程中,由于煤炭的排放系数最高污染物最多,因此将煤炭逐步转化为天然气、并进一步转化为可再生能源,是‘双碳’工作的重要任务。”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梅婷认为,“在破旧立新的过程当中,必须先立新再破旧,不能出现运动式减煤减碳,而要发挥煤炭的兜底作用。在目前我国能源紧平衡的情况下,更大力度地开展能源保供工作,保证我国能源自给。相较于煤炭,短期来说,其他发电方式都无法替代煤炭。”
新增3亿吨煤炭产能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要发挥煤炭的主体能源作用。通力合作优化煤炭企业生产、项目建设等核准审批政策,落实地方稳产保供责任,充分释放先进产能。通过核增产能、扩产、新投产等,今年新增煤炭产能3亿吨。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强储备设施建设。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
3亿吨的新增煤炭产能意味着什么?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共40.8亿吨标准煤。这个数字在2021年升至43.3亿吨,相当于增加了2.5亿吨的产能。但新增产能的数量仍比不上消费的攀升,2021年能源消费总量为52.4亿吨,超过生产量9.1亿吨。
华北电力大学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王鹏认为,能源安全事关全局,必须高度重视能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支撑。面对近期更加严峻的国内外挑战,必须实事求是、扎实推动各项工作,兼顾长远和当前。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决定了煤炭在能源体系中的主体作用;要适应不断增长的新能源电力发展及消纳,必须通过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实质性地巩固煤电在电力系统的兜底保障作用。要更好地支持电力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同时也要发挥好政府的作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办法,引导煤价运行在合理区间。
煤机改造规模将超2.2亿千瓦
“推动煤电机组节能减排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全年改造规模超过2.2亿千瓦。”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改造要选择机组正常大修等时间,防止影响电力稳定供应。落实支持煤电机组改造的金融政策。
据悉,煤机的改造工作早在2021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的《全国煤电机组改造升级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就已经有所体现。
《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存量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应改尽改,“十四五”期间完成2亿千瓦,增加系统调节能力3000万—4000万千瓦, 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十四五”期间,实现煤电机组灵活制造规模1.5亿千瓦。
而在今年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每千瓦时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了0.5%,煤机改造工作成效开始显现。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表示:“在全国加快清洁能源使用、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产业的同时,要注意到目前阶段,我国以煤炭为主力能源的国情暂时无法改变,能源替代也要建立在能源可以安全、稳定供能的基础上保供稳价、优化畅通。”
“能源消费转型过渡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有安全、可靠的基础性能源供应作保障。而燃煤火力发电与核电就是稳定电力能源供应的保障基础和压舱石,绝对不能冒进、机械式地增减能源供给形式,大干快上的运动式减排降碳,要做到火力发电等基础能源和新能源出力的优化组合,在能源供给畅通的前提下,做到新、旧能源的‘双轮驱动、差速平衡’下的协调、互补式发展。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百年未有之能源消费革命大变局的稳步行进,从国家的大能源体系范畴来讲,能源的综合利用也需要多种资源的配置,不能毕其功于一役。”祁海珅指出。
来源:华夏时报、新华社
编辑:左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