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科研人员研发的煤电清洁“黑科技”团聚脱硫废水磺化处理技术,应用在湖北大型火电企业——国电长源汉川第一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源汉川公司”),解决了困扰燃煤电厂三氧化硫排放污染的“老大难”问题,实现了脱硫废水零排放。目前,该技术还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鉴定为“国际领先”,为煤炭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先试蹚出一条新路。
三氧化硫是比二氧化硫毒性强十余倍的有害气体,具有强腐蚀性,会形成气溶胶、蓝色烟羽和酸雨等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空气环境质量。对于燃煤电厂而言,脱销系统中的逃逸氨与烟气中的三氧化硫生成硫酸氢铵凝结物,加剧了空气预热器的腐蚀和堵灰,增加设备运行能耗,加大二氧化碳排放量,影响电厂安全运行。尤其是在“双碳”战略目标下,煤电更多起到调峰保障作用,在中、低负荷运行趋多工况下,硫酸氢铵沉积带向空气预热器高温段漂移,将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堵塞和腐蚀。
长源汉川公司脱硫环保主管张瑞介绍:脱硫废水处理难、蓝色烟羽治理及空预器ABS堵塞是燃煤电厂在低碳转型中,普遍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团聚脱硫废水磺化处理技术这项“黑科技”的秘诀在于:在脱硫废水中加入新型SO3高温磺化复合剂,通过高温烟道喷雾蒸发技术在空预器前端烟道喷入混合后的钝化废水,既处理了脱硫废水,又治理了蓝色烟羽;还可以有效降低空预器入口烟气中的SO3,从而减少硫酸氢氨的生成,减缓空预器堵塞问题;同时该项目还可以减少脱硫塔水耗,节水降耗。
天空蓝公司总经理李湧介绍:团聚脱硫废水磺化处理技术突破了单一污染物治理屏障,破解了燃煤电厂多污染物高效协同治理的“卡脖子”的难题,可实现一套设备同时对工业领域脱硫废水零排放、PM2.5和三氧化硫排放等多污染物的协同治理,开创了在空气预热器前端利用高温烟气以废治废的环保新思路。
张瑞称,项目组经过深入调研与多方论证,最终决定在汉川一期3号机组上实施这一具有前瞻性的科技项目。团队克服了时间紧迫、施工难度大等重重困难,通过长源汉川公司与武汉天空蓝公司的共同努力,顺利完成项目配套的研究应用工作,达到“脱硫废水磺化处理协同空预器堵塞治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科技项目研究任务的预期目标。
国家能源集团长源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科信部主任刘胜利介绍:据统计,300MW机组5000运行小时情况下,可以每年减少废水排放约1.5万吨/年。这一成果不仅为我国电力行业的绿色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也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促进大规模设备更新升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实践经验。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电将作为电力“压舱石”发挥托底保供作用,加快煤电低碳清洁化能源技术应用,是能源行业低碳转型革命的关键一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煤电低碳化改造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7年)》,为煤电行业低碳转型绘制了清晰的路线图。在此大背景下,各大电力集团也亟须寻求好的创新技术,点燃煤炭低碳转型“强引擎”。
据相关统计,至2023年底,95%以上煤电机组实现了超低排放,然而细颗粒物PM2.5、三氧化硫、重金属及脱硫废水等污染物制约了煤电清洁、低碳化的进一步发展。
李湧介绍:M2.5团聚协同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历经二十年研发并实现应用迭代,到目前已形成标准化、集成化工艺系统,该技术也在国家能源集团被列为推荐技术路线,这项“湖北造”的“黑科技”在国家能源集团、中国华电集团已实现单一来源采购。
中国电力设备管理协会火电技术总监赵毅评价:原创团聚脱硫废水磺化处理技术是比较新颖且有创造性的,此次汉川第一发电厂敢于先行先试原创绿色技术,为煤电行业低碳转型插上了标杆旗帜。
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原常务副理事长周大地认为:原创团聚脱硫废水磺化处理技术从实用性、经济性上来讲,都非常具有先进性。期待更多燃煤电厂能够敢于尝试创新技术,为国家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来源:极目新闻)